台账管理
1. 对水电气等能耗仪表建立详细的台账,记录仪表的基本信息,如型号、安装位置、启用时间等,为后续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。
读数管理
1. 手工登记: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者临时应急时,可以通过人工手动记录仪表读数,确保数据的完整性。
2. 批量导入:对于大量仪表数据,可以从外部文件(如 Excel 表格)一次性导入系统,提高数据录入效率。
3. 移动抄表:利用移动设备(如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),工作人员可以在现场便捷地抄录仪表读数,并实时上传到系统。
4. 远程抄表:通过安装特定的远程抄表设备,实现仪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,减少人工干预,提高抄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。
能耗费用计算与账单生成
1. 根据预设的计费规则(如阶梯电价、水量单价等)和仪表读数,精确计算能耗费用。这些费用可以单独形成能耗账单,方便商场管理者了解能耗成本情况,也可以集成到物业账单中,统一向租户或相关部门收取费用。
重要性
商场内办公类、招待类、推广类、清洁类、维修类等物资使用量和资金占用量都很大,加强物资管理意义重大。通过科学管理,可以节约成本,提升物资使用效率,减少资金在库存物资上的占用,避免库存积压,降低物资损耗,并实现规范化制度管理。
功能模块
1. 台账管理:建立物资台账,详细记录物资的种类、规格、供应商、采购价格等信息。
2. 入库管理:对新采购的物资进行入库登记,包括入库时间、数量、质量检验等环节,确保入库物资的准确性和质量。
3. 领用管理:记录物资的领用情况,包括领用人、领用部门、领用时间、用途等,便于追踪物资流向。
4. 盘点管理: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,核实实际库存与系统记录是否一致,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。
5. 报损管理:对于因损坏、过期等原因不能使用的物资,进行报损处理,记录报损原因和数量。
6. 呆滞物品管理:识别长时间未使用的呆滞物资,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,如退货、促销等,减少库存积压。
7. 库存预警管理:根据历史使用数据和设定的安全库存水平,当库存低于或高于预警值时,系统自动发出提醒,以便及时补货或控制采购。
核心地位
设备是商场的核心资产,其安全有效的运行对商场至关重要,日常的运维保养是保障设备效率和延长寿命的关键。
功能内容
1. 设备台账:记录设备的详细信息,如设备名称、型号、购买时间、安装位置、供应商、维修记录等,形成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档案。
2. 设备二维码:为每台设备生成唯一的二维码,通过扫码可以快速获取设备信息,方便巡检、维修等操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
3. 设备巡检:制定巡检计划和标准,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,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、参数等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。
4. 设备保养:根据设备的类型和使用情况,安排定期保养任务,包括保养内容、保养时间、保养人员等信息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。
5. 设备报障:当设备出现故障时,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及时上报,记录故障现象、发生时间等,以便快速安排维修。若涉及备品备件,与物资管理系统对接,确保维修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。
传统模式问题与信息化改进
传统的巡检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弊端,如繁琐、低效,无法及时发现问题,难以进行绩效考核,也不能实现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程监管。而通过信息系统,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。
全流程监管内容
1. 事前规划:指定巡检线路和巡检计划,明确巡检的点位、巡检项,根据不同部门(营运、物业、工程)的职责和需求,合理安排巡检任务。
2. 事中执行与反馈:系统按计划提醒相关业务人员,确保巡检工作及时有效执行。若发现问题,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报障,保证问题得到及时处理。
3. 事后评估与改进:对巡检工作进行全面评估,分析巡检数据,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巡检计划和流程,实现有效的质量监控。不同部门的巡检内容包括营运部门的店铺巡视、物业部门的环境巡视和安保巡视、工程部门的设备巡检和保养,根据巡检计划生成具体的巡检任务。
工单应用范围与模式优势
日常的巡检管理、报修事项等都可以通过工单模式进行高效管理,实现计划、执行和反馈的流程闭环管理。对于集团企业,还可以制定统一的工单模板,并下发到各个项目,实现规范化管理。
工单类型与处理流程
1. 工单类型:包括系统生成的自动工单,如营运的巡视工单、物业的巡视工单、工程的巡检工单和保养工单(其中巡检工单和保养工单与设备相关),此外还有内部商管人员、租户人员提交的报修工单。
2. 工单处理流程:工单处理环节包括接单(可以是抢单模式,提高处理效率)、处理、挂单(暂时搁置工单的情况)、转单(转给其他合适的人员或部门处理)、审核、评价和回访,同时系统后台对工单进行实时监控。对于有偿工单,需要进行相应的收费处理。